我之前有在粉專分享過,一個年輕女孩找我治療肩痛的故事,
她一直唉說,她的肩膀上面,痠痛到好像一直有人坐在上面,聽起來是不是很可怕!
聽完她的話後,我半開玩笑地說:然後你是不是用按摩球放鬆,結果反而越按越痠….
她很驚訝問我:妳怎麼知道!
因為這句話我已經聽過好幾十遍了。
如果你的肩膀跟那位女孩一樣,左肩痛完右肩痛,右肩痛完左肩痛,休息跟放鬆都沒辦法緩解的話,
那這篇文章能讓你知道為什麼會痠痛,還能救救你緊到不行的肩膀喔。
她的肩膀怎麼了?
通常遇到肩頸痠痛的病人,我都會先快速做動態評估和靜態評估,
果然,在她的肩胛骨找到兩個很常出現的問題:一個動態,一個靜態,我們一個一個看
首先是動態的部分,她的肩胛骨「上旋」不足
動態評估的時候,我都會請患者先舉手,這個動作要觀察到肩胛骨有沒有「上旋」,也就是下角往外旋轉的這個動作。
肩胛骨旋轉不夠的話,就是肩胛骨上旋的肌肉出問題了,
這些肌肉分別是:上斜方肌、前鋸肌還有下斜方肌,他們要一起出力,才能讓肩胛骨順利的完成舉手動作。
但這位女生因為工作一直得久坐,平常也沒有運動的習慣,所以她的前鋸肌還有下斜方肌就越來越沒力。
舉手只能靠著上斜方肌來代償,上斜方肌的位置這就是她經常覺得肩膀痠痛的地方了。
不過想要解決這個痠痛問題,不僅要放鬆上斜方肌,還要訓練前鋸肌和下斜方肌,
肌肉力量均衡了,就可以讓上斜方肌,不用再出來代償,肩頸痠痛問題才不會反覆發作。
而練前鋸肌最好的動作,就是「支撐」加上「推」的動作,練下斜方肌最好的動作,就是舉手加上夾背。
我後面會跟你分享要怎麼做這兩個運動。
我們先繼續評估的部分,
還記得我剛剛有說要評估動態和靜態嘛,動態找到問題了,接著就來看看靜態的問題,
肩頸痠痛常見的靜態問題,就是肩胛骨離脊椎太遠了
正常來說,我們的肩胛骨內緣,離脊椎的距離大約是 6 到 7 公分,差不多就是 3 到 4 根手指寬。
但她的肩胛骨內緣,卻離脊椎將近有 8 公分。
肩胛骨離脊椎越遠,上斜方肌就越容易緊繃。
怎麼理解肩胛骨和上斜方肌之間的關係呢?
我帶你做個小測試,測試之前我們先來找到上斜方肌的位置,
小測試
聳一下肩膀,
找到肩膀和脖子後面中間那塊會鼓起來的肌肉,那就是上斜方肌。
把右手放在左邊肩膀的上斜方肌上,身體不動、左手往前延伸。
你會發現肩膀往前移動的越多,上斜方肌就會越來越鼓。
我們打電腦、滑手機,手都會往前伸,
肩膀越往前,肩胛骨就會離脊椎越遠,
如果肩胛骨一直停在遠離脊椎的位置,上斜方肌就會一直很緊。
相反的,讓肩胛骨回到靠近脊椎的位置,上斜方肌就能放鬆了,而要讓肩胛骨回到原來位置,就得靠「夾背」的動作,
夾背可以練到把肩胛骨「拉回來」的兩大肌群:中下斜方肌還有菱形肌。
中下斜方肌還有菱形肌,它們都是從脊椎連到肩胛骨的肌肉,
從肌肉的走向我們可以看到,這些肌肉縮短出力時,都有把肩胛骨拉近脊椎的功能。
所以要讓肩胛骨靠脊椎近一點,這兩條肌肉就要好好訓練喔。
最後還有一個小提醒~
就是我常說的,「不要維持同一個姿勢太久」!就算要工作,30分鐘,就要讓肩膀前後左右畫圓圈,這樣可以增加上斜方肌的血液循環,避免不動造成的肩頸痠痛。
接下來就要帶你做能夠放鬆上斜方肌的運動囉,
這些動作剛開始練的時候,一定會有點辛苦,
但只要有練對地方,一兩個禮拜之後,
你肩膀上的人(喂~),你肩膀上的壓力就會越來越輕了。
-
下犬伏地挺身推(12下/3組/天)
一開始我們先來訓練前鋸肌, 在所有訓練前鋸肌的動作裡,我最推薦下犬式。
四足跪姿,手腕放在肩膀下,膝蓋在髖關節下方。
先把一隻腳的膝蓋往後伸直,大拇指踩穩,
再把膝蓋放下,這樣就能先設定好一隻腳的距離了。
接著,讓另外一腳膝蓋,跟剛剛設定好的腳膝蓋對齊。
核心出力,膝蓋離地,縮下巴、頭頂長高,頸胸腰骨盆一直線。
手臂保持伸直,腋下夾緊,緩慢下降胸椎,讓胸口靠近地板,手肘保持伸直但不過度伸展,這時兩邊的肩胛骨會互相靠近。
接著,手一邊推地板,把自己往後面推,
膝蓋微彎打開,屁股朝天花板方向往後推,盡量把屁股推到膝蓋後,這個動作跟下犬式很像,推到底停留3秒,回來。
如果手腕會痛,沒辦法支撐太久的人,也可以改用手肘支撐。
手肘將身體推起來,肩胛骨往兩側分開,一邊推一邊下犬式,讓上臂盡量接近耳朵,維持3秒,再慢慢回來,反覆12下一天做3組。
再來是訓練下斜方肌,最常見的就是Y字訓練
-
坐姿Y訓練
一開始,身體往前屁股往後推,坐在椅子前1/3位,雙腳踩穩地面。
縮下巴,頭頂延伸脊椎長高,核心穩定。
接著,從髖關節開始身體前傾,保持背部平直、不要駝背,讓胸口往前延伸。
雙手向前舉起,然後慢慢打開,往斜上方延伸,呈現Y字型。
注意,手肘保持伸直,手掌朝內或朝下都可以,但要感覺到動作是「往遠方延伸」,不是只把手抬高。
這個動作的關鍵,是讓肩胛骨穩定地往下、往內夾,不要聳肩,
口令可以是:讓肩膀盡量往外遠離耳朵。
停留在最高處維持3秒,再慢慢把手放下回到起始位置,動作過程中核心穩定、背部不駝不彎。
重複12下,一天做3組。如果覺得肩膀很吃力或手舉不起來,可以一開始先練在比較小的角度。
-
中斜方肌訓練
訓練中斜方肌最好的運動,就是俯臥水平外展。
一開始,趴在瑜珈墊上,一隻手彎曲支撐在額頭前方,頸部盡量放鬆。
另一手放在瑜珈墊外側,外展90度,大拇指指向天空,手掌朝頭頂。
接著,把整隻手往天花板舉起,
動作過程中,手肘保持伸直但不鎖死,重點是「往遠方帶」,不是單純抬高。
肩胛骨往脊椎的方向靠近、肩膀盡量遠離耳朵,不要聳肩。
感覺後背和肩胛都有出力。
整個過程中,核心收出裡力,脖子放鬆,不要憋氣。
反覆12下,每天做3組。
熟悉之後,手拿著水瓶,從0.5~1公斤開始,慢慢增加重量。

-
划船訓練-菱形肌(12下/3組/天)
一開始坐在地板上,雙腳膝蓋伸直,
如果伸直大腿後側會很緊,或是骨盆會往後掉,膝蓋可以稍微彎曲,
拿一條彈力帶繞過腳底,雙手抓住兩邊,雙手微微打開兩個拳頭寬,
手肘呈現90度,將彈力帶往後拉,拉的過程中,手肘往後,肩膀也要跟著往後,
不能變成手肘往後,肩膀往前喔。
全程想著背上的肩胛骨往脊椎靠近,這樣能夠更好的練到菱形肌喔
一組12下, 一天做3組。
文章的最後,
我還想再多跟你分享一些緩解肩頸痠痛的方法:
一個是平常可以多練習呼吸訓練,讓身體習慣用「全擴張呼吸法」,
這樣不但能減少用聳肩的方式呼吸,還能提升你的核心穩定性。
如果你還不知道什麼是全擴張呼吸法,
可以來看我這篇文章,我會一步一步的帶你操作。
然後是經常放鬆上斜方肌,上斜方肌的特性就是很愛代償,
其他肌肉只要一鬆懈,它就會馬上跳出來搶工作,
所以上斜方肌也是很容易累積激痛點的肌肉,但它其實不用,也不應該那麼忙的。
最好的方法,還是把它的「隊友們」訓練起來,讓它可以專心工作、好好休息。
如果你經常肩頸痠痛,推薦你去看我這篇文章『8個動作,解放你緊繃的筋膜』,裡面還有很多放鬆肩頸的實用方法。
從這篇文章你可以知道,
肩膀痠痛,不是只有按壓而已,還需要多多訓練背部的力量。
用運動才是解決根本問題最好的良藥,恭喜看到這邊的你,你已經開始接觸到運動治療的領域了。
其實,我自己也很愛放鬆肌肉,我也都會建議經常久坐的人,可以每週按個2~3次,保持肌肉的血液循環,避免激痛點產生。
但我在放鬆的時候,會思考這幾個問題:
「是什麼動作讓這條肌肉這麼累?」
「是誰在偷懶,讓這條肌肉這麼辛苦?」
每次只要多問幾個為什麼,你會發現,原來運動治療其實沒有很難,只要你有在探索,加上有人跟你解釋,我覺得每個人一定都能學會。
這篇文章如果對你有幫助,請幫我分享給那些,肩頸痛到很像有人坐在肩膀上的朋友,
你的分享對我會有很大的幫助,那我們就下篇文章見囉,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