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股痛到不行?5個動作讓你的臀中肌滿血復活|啾c物理治療師

想像你的眼前有兩個人並排走路,只要從他們的步態就能判斷出誰比較容易出現屁股外側會疼痛。
答案通常很明顯:走路時屁股會搖擺不穩定的那個人,疼痛風險明顯比較高。
我們把走路這個動作拆解來看,就是一個持續的單腳站立循環動作。
當我們用單腳支撐身體會怎樣呢?
非支撐側的骨盆理論上會因為重力而下沉,
但我們身體之所以可以保持平衡,就是因為有肌肉可以拉住骨盆;
即使支撐點沒在中心,也能把骨盆的平衡給HOLD住。
而拉住骨盆最主要的肌肉,就是臀中肌。

臀中肌

臀中肌從解剖結構來看,它長的像扇子一樣,一整片完把骨盆完整包住,往下連接到大腿骨。
當臀中肌沒辦法穩定拉住骨盆時,走路就會出現剛剛屁股一直歪來歪去的步態。

因為看起來像鴨子走路一樣,我們就稱這個步態為Trendelenburg gait

臀中肌無力的人,會一直用Trendelenburg gait的方式走路,
這個走路方式會讓臀中肌一直被拉長,變得容易受傷。

如果你有背包包,包包的重量還會加重這個狀況。

我這邊也有遇到好幾個案例,是有了新包包之後換了方式背,屁股外側開始痛的。

所以不是包包的問題,而是他的臀中肌本來就已經在出問題的臨界點了。

原理都理解之後,我來考考你:
你覺得包包的重量,如果背在左邊 ,會是哪邊的屁股痛呢?
如果背包的重量背在左邊,左邊骨盆就更容易往下掉,那右邊的臀中肌是不是就被拉長啦?
所以答案就是右邊的屁股會
看到這邊,不知道你想不想知道自己的臀中肌健不健康?
馬上給你兩個測試,
分別是抬抬看、還有站站看:

臀中肌測試

第一、抬抬看
側躺,下方的腳彎曲,上方腳伸直。
把上方的腳往天花板抬高30度,同時把腳尖往天花板轉30度。
保持這個姿勢3秒,如果腳會晃或是抬不起來,代表臀中肌沒力。
注意,做這個動作時,要保持骨盆穩定,不要出現旋轉。
第二、站站看
單腳站30秒,觀察你的身體會不會晃,或是站不住,
這個動作可以考驗你臀中肌的穩定度,如果拉不住骨盆,身體就會歪一邊。
假如你不僅站不住,又會痛,加上第一個抬抬看的測試也會痛,代表臀中肌的肌腱已經受傷了,建議趕快去看醫生喔。
不知道你這兩個測試,結果如何?
如果不穩定也沒關係,只要把臀中肌的力量練回來,肌肉回到中等長度,一旦臀中肌拉得住骨盆,屁股外側痛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接下來要跟你分享的,是我平常會帶個案做的五個臀中肌保養
如果你是我的個案,這就是你的回家作業。想要好得快,就要好好練唷。

臀中肌保養運動

  1. 臀中肌放鬆(點/12下/天)

首先,先找到臀中肌位置:它的位置在褲子側邊縫線往後一個手掌寬的區域。
側躺在地上,使用按摩球在這個區域進行按壓,疼痛指數控制在滿分10分中的5-6分就好喔。
如果只用三成左右的力量輕輕壓,就會痛得哀哀叫,
那就代表你的臀中肌已經有問題了,只要滾動按壓10到12下就好!
臀中肌的壓痛感通常會一起傳導到鼠蹊、腰或是臀部下緣,這叫做傳導痛。
如果你已經出現傳導痛,建議增加按壓的頻率,
大約兩三天就按一次,傳導痛的狀況應該就會改善,
如果沒有改善或是越來越痛,快去找治療師或醫生幫你當面評估一下。
  1. 側躺抬腿(3秒/12下/組/天)

側躺,下面那隻腳彎曲,上面那隻腳伸直,頭輕輕的枕在手臂上,身體保持一直線。
吸氣停留,吐氣肚子繃緊,腳伸直往天花板抬,
注意:膝蓋不要彎,大腿不要往前喔!
腿抬到跟地面夾角30度時,停留3秒,再慢慢的把腳放下來,肚子全程都要繃緊,骨盆不要晃。
這個過程中,你要感覺到臀中肌這裡有在用力才對。
如果感覺是小腿或大腿外側在出力的話,
可以回到上一個臀中肌放鬆的動作,
或是肚子再繃緊一點,就可以改善這個代償狀況喔。
每組12下,每天做3組。
如果你覺得做12下不會累,可以在腳踝加個沙包增加難度,但不要一開始就加這麼重喔。
  1. 螃蟹走路(12下/3組/天)

站立姿勢,雙腳與肩同寬,膝蓋微彎,屁股向後坐,上半身挺直,想像後面有一張空氣椅子準備要坐下去。
雙手叉腰,固定骨盆,這個時候你會感到大腿和屁股有點酸酸的是正常的。
接著,右腳往右邊邁一小步。
右腳移動完後,左腳再跟著向右邊移動。
右邊側向移動2步後,再向左邊移動回來。
熟悉動作之後,我們可以在腳掌套上彈力帶,這樣可以更誘發臀中肌。
做這個動作時,膝蓋要與腳尖同方向,不要內夾,整個過程中保持半蹲姿勢不要站起來。
反覆來回,一組12趟,每天做3組。
  1. 單腳硬舉(12下/3組/天)

一開始,前後腳站,雙手叉腰、 將重心放在前腳,後腳微微抬起,只用腳尖輕觸地面。
前腳膝蓋微彎,屁股向後推,上半身保持挺直向前傾。
後腳往後延伸,如果平衡感不好的人,可以扶著牆壁或椅子。
注意:不要駝背,骨盆兩側也要保持平行,骨盆不要歪斜,
以髖關節為中心點,身體往前傾,直到上半身與地面平行。
這時你會感覺到前腳的屁股和大腿有出力的感覺,停留3秒,慢慢起來。
起來的時候,後腳往前抬,直到膝蓋超過肚臍,注意身體不要往後仰。
整個過程中,仔細觀察著地的腳,要把保持髖、膝、踝都對齊在同一條鉛垂線上,反覆12下,每天做3組。
  1. 滾筒內收+髖飛機(12次/3組/天)

扶牆站立,採前後腳姿勢,重心放在前腳,後腳輕觸地面,
把滾筒夾在膝蓋內側,讓前腳膝蓋微彎,對齊2-3趾。
夾滾筒這個動作很關鍵,如果夾不緊的話,可以多給自己一點練習時間,練到能夾緊為止。
吸氣停留,吐氣肚子繃緊,身體往前傾、屁股往後推,後腳慢慢地遠離地板。
接著,雙手找到兩側骨盆前面凸點,讓骨盆往地板旋轉,停留3秒,過程中都要把足底三角踩穩地板,腳的大拇指不要飛起來。
轉到底停3秒,再把骨盆往天花板的方向轉,旋轉時脊椎不要彎曲,膝蓋也要穩定,不要一直伸直。
骨盆往天花板轉時,大腿內側肌肉會有被拉緊的感覺,轉到底停3秒,再往地板的方向轉回來。
這個動作可以訓練到臀中肌拉長與縮短的能力,慢慢做應該能明顯感覺到骨盆外側的臀中肌有被喚醒。
一上一下算1次,一組12次,一天做3組。
記得,這種誘發型動作,完美比完成重要,如果一次做不到12下,可以休息一下再做。
用身體的感受,記住動作的細節,日後再練習就會容易很多。

日常該怎麼保養臀中肌?

練臀肌真的很不容易,一開始還要克服臀肌失憶症,
好不容易辛辛苦苦把臀中肌練起來了,也得好好學會保養,才不會浪費這些訓練,
保養的方法也不難,你聽過就會記得了,就三點:
第一、提東西或背包包的時候,要經常換手提,這樣才能讓身體兩側的臀中肌,力量平衡。
第二、定期回來看這篇文章,跟著我一起臀中肌的放鬆和訓練。
第三、坐著會把臀肌壓扁,讓臀肌因為缺血而萎縮無力、所以不要久坐、不要久坐、不要久坐。

總結

看到這裡,我相信你已經了解到臀中肌和Trendelenburg gait的關係
屁股外側痛,第一個要懷疑的就是臀中肌,後面的運動也讓你把我帶個案的密技學走了,可別浪費阿!
把這些知識用起來,或是分享出去吧,希望天下的臀中肌都可以健康有力,屁股不要痛。

昇華

很多人都在學投資,想要找到穩賺不賠的方法,但這個方法其實就近在眼前,
每天花十幾分鐘投資自己的健康,就是一門穩賺不賠的投資。
最後再給你一個小考題,
如果今天我的臀中肌受傷了,讓我走路需要拿拐杖那我應該要用哪一隻手枴杖呢?
歡迎在留言區留下你的答案還有原因,讓我知道這部影片你吸收了多少。

也幫我分享給身邊有屁股痛的人吧,那我們就下篇文章見囉,掰掰!!!!


留言回應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可能也喜歡

No data wa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