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退化不用怕,這 8 個護膝法讓你帶回家|#膝蓋退化 #膝蓋 #啾c物理治療師

世壯運有一個88歲的噴射機阿嬤,100公尺跑27秒,
我讓AI幫我生成了一張我88歲的照片,不知道那時候我的100公尺能跑幾秒?
可是到這個年紀還練跑步,膝蓋難道不會退化嗎?
確實,很多人跑完步之後會膝蓋痛,而且好像年紀越大越明顯,
有時候親朋好友出於好心,也會建議你要多休息,
但我建議你,不要休息太久,但也不要忍著痛硬跑。
這種跑完步後的膝蓋痛,其實和退化不能說完全沒有關係,只能說是毫無關係(蛤~~XD)
文章開始之前,我想先讓你知道,我們膝蓋有多厲害,
現在最先進的機器人關節,裝上最好的零件和潤滑,它的摩擦系數最低也只能到0.02,
而我們的關節摩擦係數是0.001,就算是老年人,摩擦係數大約也是在0.006。
正常人的膝關節,一年大概會活動300萬次,活到70歲,大約會活動2億次,
而現在最好的機器人關節大概只能活動500萬次,是我們天然膝蓋的四十分之一而已。
會有這麼大的差別,除了構造不同外,還有我們的膝蓋有自癒功能,
這個自癒功能,就是噴射機阿嬤現在這麼能跑的原因。
醫學上對關節退化的定義是”軟骨變少”,
而運動是可以延緩關節退化的。
這是不是和你的感覺正好相反?
我的文章很少會叫你讀文獻,但這個文獻你一定要幫我分享出去:跑步膝關節退化
這個文獻研究的結果是:久坐不動的人,膝蓋退化比例,是正常跑者的 3 倍。
很反直覺對吧?
跑步不都是膝蓋在接收撞擊嗎?怎麼會越撞越健康?
關節的邏輯是這樣的:
軟骨是軟的,跑步的時候會對膝關節的軟骨產生壓力,這個壓力就像是在擠海綿一樣,
把軟骨裡舊的廢物擠出去,然後鬆開的時候,就會吸新的營養進來,讓軟骨再生,
也就是說,跑步反而能幫軟骨新陳代謝。
所以下次有人告訴你”跑步會讓膝蓋退化”,你就可以分享這篇文章給他,
跟他說:「久坐不動,膝蓋才退化的更快呢。」

膝蓋痛問題的真相

 

知道跑步不會讓膝蓋退化後,你一定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跑完膝蓋會痛呢?
這個膝蓋痛 ,可能和退化沒有關係,我們真正要解決的敵人,是這個”痛”。
導致痛的真正原因,並不是退化,而是發炎。
那膝蓋為什麼會發炎呢?
主要有兩個原因,分別是:
  1. 膝蓋內,關節液分布不平衡
  2. 膝蓋外,肌肉力量不平衡
就是這一內一外的不平衡,導致膝蓋發炎,
那我們就一個一個來看。
首先,關節液分布不平衡
我們的膝關節,是由大腿骨和小腿骨組成,
骨頭間有軟骨,骨頭外有關節囊,
關節囊裡有滿滿的關節液,關節液就像潤滑油,
如果平常膝蓋只有小角度的動,而沒有大角度的動,
關節液就會因為少動而分布不均勻,
就是這個「不均勻」,讓軟骨之間的磨擦係數變得不同,
摩擦係數大的地方,就很容易發炎。
但讓關節液分佈均勻的方法,其實超級簡單,
就是「動起來」。
透過大範圍的活動,讓每個角度都充滿關節液,
關節液分布均勻,膝蓋就不容易摩擦生痛。
再來第二點,肌肉力量不平衡,造成關節脫離中立位
肌肉都是連在骨頭上的,當肌肉一邊太緊、一邊無力,
骨頭就會被緊的那邊拉走,這就是關節脫離中立位。
脫離中立位的關節活動起來,
就像火車沒有對準車軌,一邊空隙小一邊空隙大
空隙小的那一邊,在動的時候就容易痛。
這也是很多人跑步完會痛的主要原因:
不是關節退化了,而是關節離開中立位,磨到周圍肌腱或是韌帶了。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人的膝蓋,在X光裡看起來沒有退化,卻仍然會痛的原因。
接下來,我知道你可能有點等不及了,
我馬上帶你做能讓關節液分布均勻,以及回到中立位的伸展和訓練,讓你輕鬆的享受跑步帶來的快樂。

運動

1. 股四頭肌按壓(點/12下)

首先趴著,將滾筒放在大腿下方,另一隻腳彎曲來輔助支撐。
為了更省力,可以將大腿分為上半部和下半部,分區放鬆。
從大腿的上1/2開始,滾動範圍從大腿中段滾到鼠蹊。
大範圍滾動找痠痛點,找到痛點時,壓住並左右來回按壓。
你也可以壓住痛點後,膝蓋彎曲和伸直,重複12次後換下一個點。
完成大腿上半部的滾動後,接著滾到下半部。
大腿下1/2比較容易緊繃的區域,是靠近膝蓋的位置,膝蓋經常痛的你,可以常常按壓這個區域喔。

2. 腿後動態伸展(3秒/12下/天)

骨盆復位,坐到椅前1/3,要拉伸的那隻腳往前伸直,腳掌輕輕翹起,太緊的人膝蓋可以稍微彎曲。
背打直,手插腰,想像自己要用肚子跟大腿把手夾緊,身體不要駝背喔,
這時你會感到,大腿後緊緊的就是有拉對地方,這個動作用動態拉筋,
3秒時間慢慢往下,再用3秒的時間起來,動作不要太快,一邊重複12下,一天做3組
這裡有一個小訣竅,下去的時候,腳跟也跟著出力往下踩,身體會更穩定,也能拉的更多。
這樣就可以讓腿後肌一邊伸展一邊訓練。

 

3. 股四頭肌訓練(12下/3組/天)

坐著,身體往前、屁股往後推,坐在椅子最裡面,屁股和腰都要貼著椅背,頭頂長高,不要駝背。
將右腳伸直,左腳如果沒辦法採在地板,可以微微踮腳尖來幫助穩定。
伸直腳的大拇指可以往身體方向勾,你會感覺到大腿內側痠痠的感覺更明顯了。
有些人在做這個動作時,大腿會很用力的往下壓住椅子來幫助膝蓋抬高,這樣不對唷。
要想像大腿下方有一個小氣球,為了不壓破小氣球,大腿要輕輕的往上抬一點點,但是大腿不會整個離開椅面。
停留10秒,一組12下,一天做3組。

4. 膝蓋內側訓練(12下/3組/天)

側躺下來,靠近地板的手肘與肩膀呈現垂直的角度,另一隻手撐在地板上幫助身體穩定,
雙腳伸直,將上面的腳往前跨、踩穩地板,下面的腳直直的往天花板抬高,
過程中肩膀和骨盆不要往前或是往後,要維持在中立位上喔。
每組12下,一天做3組。

5. 骨盆外側訓練(3秒/12下/3組/天)

側躺,靠近地板的手彎曲,讓頭枕在上面,另一隻手撐在地板上幫助身體穩定,
靠近地板的這隻腳膝蓋彎曲呈現90度,上面的腳往上抬高,大拇指朝向前方,
骨盆不能動,要跟肩膀呈現一直線,這時候會感覺到屁股側邊痠痠的,就停留3秒,再慢慢放下來。
這條肌肉就是臀中肌,
對於膝蓋穩定非常重要,如果你有膝蓋外側痛的問題,一定要練這條喔。
每組12下,一天做3組。

6. 臀大肌訓練(3秒/12下/3組/天)

平躺,腳與髖同寬,膝蓋彎曲45度,腳掌踩穩地板,讓背部和腰平貼地板,這時會感覺腹部被拉緊,
屁股用力往天花板上抬起,這個時候要注意肋骨往下壓,屁股往上抬,
不要出現肋骨外翻喔。
讓膝蓋、臀部、肩膀在一條線上,
停留3秒,你會感到屁股後側痠痠的,這條肌肉就是臀大肌,
臀大肌對於膝蓋穩定非常重要,膝蓋痛的人一定要加強它的力量喔。
每組12下,每天做3組。

7. 脛骨內轉訓練(12下/3組/天)

膝蓋痛很多都會有膝蓋過度外轉的問題,這時可以透過脛骨內轉訓練,讓關節液分布均勻,也讓脛骨關節,回到中立位。
身體往前屁股往後推,坐在椅子前1/3,腳與髖同寬,腳跟要穩穩的踩在地板上。
將彈力帶一端固定在桌腳或是不容易移動的椅腳上,另一端綁在腳踝,把兩邊脛骨往內旋轉。
這邊要注意,大腿不要跟著轉或是偏移,如果大腿會不受控制的一直想往內夾,或是腳踝一直想要出力,
那就代表這脛骨的內旋控制能力不好,要加強訓練喔!
每組12下,一天做3組。

8. 坐到站(10秒/10次/3組)

坐著,骨盆復位,身體往前傾,屁股向後推,讓坐骨穩穩地坐在椅子上。
身體往前傾,屁股往上翹,微微離開椅子一個手掌寬。
給自己的口令可以是屁股一邊離開椅子,一邊讓尾椎往上翹。
這邊要注意,不要離開椅子太多喔,很多人在站起來的時候,會變成駝背,這樣力量就不會落在你的大腿上。
你可以想像,胸口有一個探照燈往前照,不要往地板照,這時你就會覺得大腿前側超有感覺。
停留10秒,慢慢坐下來。一組10下,一天做3組。

最後,我幫你整理幾個對膝蓋的常見誤解:

 

1、膝蓋有聲音是不是退化的徵兆?

有聲音,但不會痛,就暫時不需要擔心,可能是你動太快,或是韌帶肌腱磨擦,幾乎每個人多少都會有。
但會痛,就得注意了,很可能是關節液長期分布不均勻,導致摩擦太過頻繁了,
那你就要看這部影片來解決問題囉。

2. 只要多休息,膝蓋痛就會自己好嗎?

從上面的內容,你可以知道,多動才會好,但要休息多久才可以動呢,
簡單來說,即使休息,也要盡量在無痛範圍內盡量做今天的運動。
動的範圍大,關節液分布越平均,可以加速膝蓋的修復。

3. 膝蓋退化只會發生在年長者身上嗎?

年輕人因為過度使用也容易有膝關節退化,怎樣的過度使用呢?
比如要一直跪著的工作,或是常常背重物上下樓梯,都容易加速關節退化。
但不用過度緊張,只要有持續在保養鍛鍊,讓膝蓋的力量均衡,不痛就沒事。

總結

從這部影片,你知道了,膝蓋痛和退化其實沒有太大關係。
膝蓋痛的真正原因是不平衡,膝蓋內的關節液分布不平衡,還有膝蓋外的肌肉力量不平衡。
解決方法透過今天的影片你也知道了,就是讓膝蓋全方位的動,全方位的訓練。

昇華

膝關節需要的,不是過度保護,而是正確的使用。
我們 的身體也是一樣,適度的壓力,反而能讓我們更健康。
所以,當下次你的膝蓋不舒服時,不要立刻停止活動,
如果想要知道怎麼辦,可以先把這部影片收藏,之後常回來看我的影片,
希望我的這些文章,能幫你對自己的身體更有信心。
那以上就是這篇文章的所有內容,如果對你有幫助,可以幫我分享給那些同樣膝蓋痛的人,

我們就下次見囉,掰掰。

留言回應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可能也喜歡

No data wa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