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肩頸痠痛!6個訓練讓你改善『垂肩』|啾c物理治療師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每週固定花時間去按摩,但是每次按完沒多久,肩頸痠痛又反覆發作?

尤其揹單肩包包的時候,肩頸這邊,更會痛到更是受不了。

這種「反覆發作的肩頸痠痛」,如果再加上揹單肩包,肩膀會更痛,

那你的肩膀可能已經「太垂」了,不過跟你講個好消息,這篇文章就是為你準備的。

 

你看,像現在兩邊的肩膀已經下垂的話,肌肉是不是處在被拉緊的狀態?

然後你覺得肩膀很緊所以去按它,它還是緊的啊,

而且反而被按完之後,肌肉放鬆了,

肩膀就更垂了,然後肌肉被拉得更緊,這條被拉得太長的肌肉,

即使你不斷地去按摩它,它也沒辦法恢復原本健康的狀態。

那要怎樣分辨自己是普通的肩頸痠痛,還是垂肩造成的肩頸痠痛呢?

 

我們可以照一下鏡子,看兩個地方就好:

從正面看,你的肩膀和鎖骨有沒有越往外,越下垂,精準講的,大概是水平線往下20度,沒辦法量的話用看的就可以了,

從側面看,脖子有沒有看起來特別長,像「天鵝脖」一樣? 

 

如果這兩點都有中,加上你又有反覆發作的肩頸痠痛,OK,那你就是典型的「垂肩」了。

「垂肩」好像很常見,而且大家都說聳肩不好對不對?

但其實垂肩的時候,你的肩胛骨正在處在「下壓、下旋」的狀態。這個狀態又會帶來新的問題。

是什麼問題呢?接下來的文章就能給你答案,而且這些問題的答案,可能顛覆你對肩頸痠痛的認知喔。

 

垂肩為什麼會肩頸痠痛?

跟我做個小實驗,

把你的肩膀像跟這個積木一下用力往下壓,你有沒有感覺到肩膀周圍立刻變得緊繃?

這就是「垂肩」的時候,這些肌肉和關節正在承受的壓力。 

當肩胛骨一直處在這種「下旋、下壓」的狀態,橡皮筋代表的這群肌肉,就是上斜方肌和提肩胛肌,就會造成肩頸痠痛甚至是頭痛。

怎麼說呢?你看它們的位置

上斜方肌是從後腦勺延伸到肩膀上緣;

而提肩胛肌則是從頸椎連到肩胛骨上角。

這兩條肌肉,本來的工作就是「抬」肩胛骨;但在垂肩時,它們像這條橡皮筋一樣,不得不一直處於「拉長」的狀態。

為了讓肩膀不要脫臼,這些肌肉必須不斷出力,把肩胛骨拉住,但肌肉在拉長的狀態下,是很難出力的,

尤其是要”一直”出力, 這就是垂肩的人,會一直有嚴重肩頸痠痛的主要原因。

更糟的是,當這些肌肉長期被拉長,就會佈滿細小的撕裂。

一時之間從,外表其實看不出來,但拿顯微鏡來看他們的肌肉纖維,你會發現它們早就傷痕累累了,

累積太多的這種撕裂傷,肌肉就會慢慢變弱, 越來越「拉不住」肩膀,

你看這群肌肉的起點在哪?是不是在頭上,

所以這些肌肉沒力,同時也會造成頭前伸的問題。

頭的重量跟一顆保齡球差不多,當它向前傾得越多,脖子後的所有肌肉,就都要用更多力氣來拉住頭。

這樣你就可以明白,為什麼垂肩的人,常常會肩頸痠痛、頭痛、甚至經常落枕的原因。

這一連串的問題,其實都是「垂肩」引起的連鎖反應。

除了肩頸痠痛,垂肩還會帶來更多你意想不到問題,

比如手舉不高,你可以試試看把肩膀先往下壓,再舉手。

手是不是就舉不高了?

所以當肩胛骨長期「卡」在「下旋、下壓」的垂肩位置,手往上抬的活動度就會受到影響。

如果你還想要把手舉高,就會拱腰,聳肩,還有側彎,這就是用其他關節的活動度代償了肩膀的活動度。

然後你在這個狀態下去運動,比如打羽球,乒乓球,網球什麼的,就是用一堆代償在運動,那當然就會有一堆運動傷害了。

更嚴重的是,這種狀態卡太久,就會變成肩夾擠症候群,破壞肩胛肱骨節律,最後如果發展成肌腱鈣化,那可就麻煩大了。

所以到這裡你應該就能知道,為什麼單純按摩的效果有限,因為真正的問題從來就不是肌肉「太緊」,而是肩胛骨的活動出了問題。

解決垂肩造成的肩頸痠痛,關鍵切入點應該在:讓肩胛骨重新學會「聳肩」和「上旋」的動作,

你現在可以試試看手抱後腦勺,加上聳肩維持10秒,

這個動作就是垂肩的反向動作,

把肩胛骨上旋和上抬,如果10秒之後,你就感覺到痠痛減少很多,那你的垂肩問題,最好快點解決比較好。

 

要解決垂肩的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理解一下,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垂肩的呢?

首先,因為很多人都知道聳肩不好,健身的時候都會矯枉過正,

變成習慣性壓肩,甚至還會特別訓練「壓肩」的動作。

雖然避免聳肩的出發點是好的,但什麼事情都有一個“限度”在,

壓肩壓過了頭,反而會破壞肩膀原有的活動節律,變成垂肩。

 

再來第二個常見的原因就是,總是把包包揹在同一邊!

這個在我們看起來很不起眼的小事,其實對身體來並不小,

因為總是都把包包總是揹在同一側的話,那邊的肩膀,就會慢慢被往下拉,讓兩邊肩膀變成高低肩。

為了讓高低肩恢復平衡,身體會自動代償,每個人代償的狀態不太一樣,

有人肩膀越來越垂,有些人反而是變得越來越聳。

不管是垂肩還是聳肩,都不是好現象,

因為只要肌肉失衡,痠痛就會找上門。

解決方法其實很簡單:每次出門都換不同方向背包包,讓兩邊肩膀平均受力就好了。

只要這麼一點小小的改變,就能預防很多可能會發生的大問題。

 

接下來我要分享給你幾個,能幫”垂肩怪”找回肩胛活動度的訓練動作。

運動

1.聳肩訓練

初階(3秒/12下/天)

雙腳與肩同寬,頭頂長高,雙手在身體兩邊打開30度,

上臂前臂,往耳朵的的方向聳肩,這個位置可以很好的誘發上斜方肌。

讓肩膀盡量接近耳朵,到底時停3秒,再慢慢放下來。

反覆12下,每天做3組,做動作時越慢越好,肩膀不要越聳越往前,直上直下就好。

 

進階(3秒/12下/天)

準備一個槓鈴,這款Byzoom的可調式槓鈴,別看它體積小,只佔半坪空間,但功能完全不輸給傳統整組槓鈴,

最方便的是每次重量調整只要15秒,訓練中要換重量完全不會打斷節奏,實際用起來比想像中的要方便很多。

雙腳與肩同寬,頭頂長高,雙手往外展30度,握住槓鈴,這個位置可以很好的誘發上斜方肌。

如果沒有槓鈴的,可以準備一隻掃把在家重量就好。

聳肩時,肩膀不要往「前」聳起,保持在最高點停3秒,放下來。

可以的話,慢慢增加重量。

 

2.肩膀上旋訓練

初階(12下/3組/天)

接著我們要來訓練前鋸肌,訓練前鋸肌可以改善肩胛骨過度下旋的問題,

一開始,四足跪姿,

髖關節在膝蓋上方,手腕的位置放在肩膀上方一點。

手肘維持中立位,不要過度打直,腋下夾緊。

一開始,讓肩胛骨往脊椎靠近,身體往地板靠近3秒後,手推地板,讓身體離開地板。

推到底時,避免背過度拱起,

只要肩胛骨有往兩邊移動就好,這個動作叫做肩胛骨前引。

如果你的背特別容易拱起失控,可以加上頸椎往頭頂延伸這個口令。

這樣可以讓胸椎回到中立位。

手持續推地板,維持肩胛骨外展,一邊推一邊把身體往腳跟靠近。

前鋸肌在做的動作,就是肩胛骨上旋以及肩胛骨前引的動作。

這個動作就可以同時訓練到兩個前鋸肌的動作,推到底,停3秒。

再慢慢地,用手掌的力量,把身體拉回來,過程中都要保持手推地板,身體往後,手拉地板,身體往前的動作喔,

反覆12下,每天做3組。

 

進階 (12下/3組/天)

熟悉動作之後,可以把膝蓋抬離地板,增加重量, 

重複一樣的動作,腋下夾緊,讓肩胛骨往脊椎靠近,身體往地板靠近。

接著,手推地板,讓身體離開地板。

推到底時,避免背拱起,只要肩胛骨有往兩邊移動就好,

接著,手持續推地板,維持肩胛骨外前引,

一邊推一邊把身體往腳跟靠近。

再慢慢拉回來,重複12下,一天做3組。

3.彈力帶舉手訓練(12下/3組)

一開始坐著,將彈力帶壓在屁股下,手肘往前125度後,再往外打開30度。

吸氣,吐氣肚子硬硬的,肋骨不外翻,將彈力帶拉往天花板,

過程中,手肘都不要往前或是往下掉喔。

當手肘伸直時,腰椎會容易拱起,這時候盡量將用力吐氣,讓肋骨對準骨盆,避免肋骨外翻,12下一組,一天做3組。

4.側推坐起(12下/3組)

Byzoom的可調式壺鈴的設計很貼心,

只要輕輕旋轉這個按鈕,就可以在4.5公斤到13.6公斤之間切換,

我特別喜歡它的弧面設計,向我們準備要做的手往上推的基本動作就會特別順手舒服。

初階:

一開始側躺,雙腳彎曲,將壺鈴放在身體側邊用手握住,

掌心朝前,將壺鈴往天花板推,

在推的當下,肱骨不要出現前移,也不要聳肩。

一路往上推到肩關節正上方,維持3秒後,再慢慢放下來,反覆12次,一天做3組。

 

進階:

熟悉動作之後,一腳彎曲一腳伸直,

用手往上推的力量,慢慢坐起來,全程肩膀都要往上一直推壺鈴,一路把壺鈴推到頭頂上,

這個動作是很好的肩胛骨穩定訓練,一邊訓練肩胛周圍的穩定肌群,也可以一邊提升肩胛骨上旋的活動度。

 

5.肩胛舉手(12次/3組/天)

啞鈴的部分讓我們做一組側平舉。這組可調式啞鈴從2.2到11.3公斤,兩個加起來只佔0.6坪,重量切換也是超快,8秒就搞定,

整套Byzoom的訓練方案不只很實用,外觀也很好看。

如果你想在家裡好好運動,又希望保持居家空間的整潔美感,真的很推薦你來用用看這組。

 

拿一個啞鈴,站著,將手臂外展90度後,再往內30度的位置,這個位置是「肩胛平面」。

這個動作一樣是訓練肩胛骨上旋,加上一點負重,先穩定肩胛骨,再慢慢舉高直到150度。

在這個範圍訓練前鋸肌,可以更加活化它。

在整個過程中,不要過度聳肩和壓肩,維持肩胛骨的穩定,動作越慢越好。

一組12次,一天做3組。

 

6、鏡子意象訓練(大腦控制訓練)

最後我要介紹一個很特別的訓練方式——鏡子意象訓練。

這個訓練特別重要,因為當我們長期保持不好的姿勢時,大腦會慢慢地把錯誤的姿勢當成正常。

訓練方式很簡單:找一面鏡子,想像有一條線從頭頂往上拉,接著,聳肩,壓肩,放在中立位。

維持這個姿勢10秒鐘,同時感受這個「正中」的姿勢。

建議每天早晚各練習3-5次,每次維持10秒。

記住,動作要輕柔,重點是「感受」而不是「刻意擺姿勢」。

透過持續練習,好的姿勢就會變成自然習慣。

總結:

從這篇文章,你知道了,垂肩問題其實很常見,也是很多肩頸痠痛,頭痛發作的主要原因之一。

當你發現每天按摩都沒辦法解決肩頸痠痛的時候,

可以用前面講的方法檢查一下自己是不是有「垂肩」了。

垂肩,可以靠聳肩、肩膀上旋、彈力帶舉手、側推坐起、以及鏡像訓練,來練習讓肩膀恢復中立位,找回肩胛肱骨節律。

最後別忘了避免過度壓肩,並且輪流換邊背包,簡單來說,只要肩胛骨的活動度正常,就能解決絕大多數肩頸痠痛的問題。

 

昇華:

也許你已經習慣了每天的痠痛,甚至習慣成自然,拜託,千萬不要覺得痛是理所當然的。

當你越來越理解自己的生活,幫自己的大腦,建立起反向動作的思維框架,你會發現其實很多問題的答案並不複雜,

只要用心觀察,人人都可以幫自己改善健康。

當然,這種改變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每天都給自己一個小小的進步,日積月累,水滴石穿,你也能擁有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未來。

 

 

 

留言回應

3 則留言

  1. I loved as much as you will receive carried out right here. The sketch is tasteful, your authored material stylish. nonetheless, you command get bought an edginess over that you wish be delivering the following. unwell unquestionably come further formerly again since exactly the same nearly very often inside case you shield this increas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可能也喜歡

No data was found